爆炸饵的配坠技巧

爆炸饵是喜爱抛竿(海竿)的钓友常用的,但有一个问题可能大家注意的不多,即坠子如何匹配的问题。
  一般地说,一支海竿要配多重的铅坠是与竿子的长短有密切关系的。竿越长则尖子越粗,弹性值越大,抗弯强度值也越大;竿越短,尖子越细,弹性值越小,抗弯强度值也越小。在实际垂钓中,经过多次验证便得到了下面这一表格。   
  假定每个散饵的重量约为15~20克(乒乓球大小),坠子的基本数值为:
  竿长单位(米) 应配坠重(克) 散饵重(克) 总负荷(克)
  1.65~2.1 20~30 15~20 35~50
  2.1~2,7 30~40 35~20 45~60
  2.7~3,6 30~50 15~20 55~70
  3.6~4.5 50~60 15~20 65~80
  4.5以上 60以上 (不等量) 可在80~90
  上面的表格数值为参考数值,因为有些钓友偏好大饵团,考虑到竿子的承受力,则铅坠应该相应减小为宜。实践证明,在远投深水的施钓中,铅坠的重量是决定食饵落点的关键所在。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双手举起竿子奋力向远处抛去的时候,如果坠子偏轻则感到有力无处使,甩出的坠、饵飘忽无力总也达不到预想位置;反之,坠子过重(或坠子适中,食饵过大),则手感沉重,总不敢使用全身的爆发力,深怕竿子折断。引伸一步讲,作用在竿体上坠与饵的总负荷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这恐怕更准确、更科学。
  当钓友们为自己的竿子配备好适中的铅坠以后,千万不要忘记再应备一些更小重量的坠子。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年四季中,随着季节的变化,钓点的变化坠子的轻重也应随之而变。如果在胶泥底质、沙泥底质较硬较平坦的鱼池垂钓,用通常的钓法还是行之有效的。但在晚春、深秋两季尤其是泥底池塘和淤泥底池塘再按一般垂钓方法就行不通了。
  一、在晚春和深秋有些泥底池塘长着水底草坪,犹如一块巨大的草毯铺在水下。如还延用夏季的钓法和每次施钓的食量实行底钓,纵然鱼儿再活跃、再贪食恐怕也无法在密集的水草中找到那乒乓球大小的散饵,即使偶有寻到食的鱼儿,恐也难成鱼窝。这时加大散饵食团减小铅坠使竿体的重力负荷与通常匹配的重力负荷基本一致是最有效的办法。更有经验者再配上几支单钩挂上面饵或荤饵,形成爆炸加串钩的组合钓具,使加大的散饵既是饵又是窝。串钩位于草坪之上,目标明显,如果饵良对路,又何愁鱼儿不咬钩呢?一但鱼儿咬钩,那轻了许多的铅坠使钓者轻松起竿,手感极佳。只是在定线时尽司能的松一些。以防散饵溶化后坠子受竿尖的弹力而移位;起竿、换饵时,应先向上快速挑一下,使底钩迅速离开草底,同时快些收线,防止底钩挂草。
  二、淤泥底质的池塘较为多见。多年未清的老塘则更是淤泥车厚。在这样的池塘中用一般“硬底”池塘的钓法是不易上鱼的。由于泥底太软,很容易在定线中将坠、饵拉入淤泥中。应变措施是将坠子减到能压住散饵的重量(一般为20~30克左右甚至更小一些),增大散饵食量,同时,使用有上、下止点的活坠线(用一很长20~30厘米左右的尼龙线,上、下各绑一连接转环,中间为活动坠),这样使活坠在线中的移动串量限为15~20厘米,当将食饵甩入钓点后,立即拨向出线环,将竿子向上往身后方向—稍稍一带便完成了定线,然后将竿子放在支架上,转动摇轮手柄将多余的风线收回并适量绷紧竿尖就可以等鱼上钩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有些钓友绑爆炸钩时脑线仅有12~15厘米,有的甚至更短,这在淤泥池塘垂钓中是不可取的,更稳妥的方法是加长脑线至18~25厘米,以保证即使坠子没有被定线时的上挑力量抬出淤泥,也要使散饵的大部分落于泥面之上。从而进一步解决了淤泥池塘垂钓有鱼而不上钩的问题。